1个夜班,3例假危急值,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省! - 6080新视觉影院

1个夜班,3例假危急值,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省!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6-16 14:15:08

作者 | 刘栋

单位 | 铜川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前 言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十八项核心制度之一,实验室及时主动向临床医生报告能够反映患者真实病理生理状态的危急值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一旦报告了假的危急值,则可能导致临床对于患者病情的误判甚至误治,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临床护士和实验室人员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这可能导致出现假危急值的风险增高。实验室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及时识别出假危急值,避免对临床和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案例经过

5月16日,周一,值班。从接班开始,新入院患者的各种标本陆续送达。一如既往,危重患者相当多。至次日8:00交班时,共报告各项危急值13人次20个项目。另有3份样本,由于检验前质量缺陷而出现假危急值,经再次采血复检全部为非危急值。

1

病例一

14:53,妇科患者,女,34岁,以“前庭大腺囊肿”收住院,检查结果示高钾低钙危急值(图一A),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分析

患者青壮年女性,生命体征平稳,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应进一步查找原因,不得直接报告危急值。高钾低钙,这是典型的EDTA抗凝剂混入的表现。各种文献及案例中对此有很多报道[1-2],本文不再赘述。电话联系采血护士,告知原因,要求重新采血复检。复检结果见图一B。

2

病例二

17:40,普外科患者,女,47岁,以“急性胰腺炎”收住院。检查结果显示单纯高钾危急值,图二A。查阅病历显示,该患者腹痛2天,无正常饮食,入院后静脉给予氯化钾注射液30mL。

分析

该患者胰腺炎,饮食不足,钾离子通常会不升高,本次结果与临床常识和患者病史不符,也不得直接报告危急值。而在此类情况中,最常见的可能原因是医源性高钾[3]或静脉补钾的同时同侧采血[4]!查阅病历证实输钾,询问护士证实同侧采血,要求重采。复检结果见图二B。

3

病例三

凌晨3:55,肾内科患者,男,34岁,昨日22:00以“慢性肾功能不全”收住院。入院后首次检查电解质大致正常,尿素、肌酐、PH为危急值。急诊行CRRT治疗。3:55第二次采血复查肾功、电解质和血气,结果显示尿素、肌酐、PH仍为危急值,且钾、钠、钙也均为危急值。见图三A。

分析

该患者短时间内连续采样监测治疗效果,电解质与历史结果相比差异极大,且检测结果违背医学常识,还是不得直接报告危急值,需要进一步核查确认。该患者肾功异常,酸中毒,入院后急诊行CRRT治疗,输注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本次采血时,混入大量液体,图三C,导致多项指标呈假危急值。遂要求护士再次采血送检,复检结果见图三B。

案例分析

一次夜班,出现3例假危急值,这在我院极为罕见。此种情况值得我们讨论与思考。

1

实验室人员要具备及时识别出假危急值的能力

假危急值的危害大家都清楚。实验室人员不应向临床报告假危急值!实验室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及时识别假危急值!这就要求实验室人员要具备及时识别出假危急值的能力!

如何提升这种能力?

(1)从本文的案例可见,要严格落实报告单审核制度;

(2)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相关专业知识;

(3)要具备“见疑即止”的态度与作风!“见疑”是能力问题,而“即止”则是态度问题!

(4)实验室人员要紧紧围绕患者和临床,不能只见标本不见患者!

(5)查阅病历和与医护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尤其是及时主动的沟通与告知!

(6)对于异常结果,重新采样复检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

连续出现由于检验前质量缺陷而导致假危急值的原因

今年以来,由于奥密克戎毒株的肆虐,全国多地出现疫情扩散,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持续严格,更多的护士被抽调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这导致临床一线护士工作压力倍增,持久的高强度和压力工作可能导致标本不当采集增多。

同时,也会有部分新护士补充到临床一线,而这些护士可能还未受到系统规范的标本采集培训!而作为标本采集培训的主要承担者——检验科,更是由于承担着核酸检测的重任——人员更为紧张!也未能向临床护士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因此,检验前质量缺陷的风险在增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如何有效预防此类风险,值得每个检验人员和临床护士深思!

3

检验人员能为此做些什么?

(1)实验室人员要具备及时识别出假危急值的能力,切实履行检验专业的职责,尽可能杜绝向临床报告假危急值。从奶酪原理来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切实履行了其职责,就不会导致差错或安全事故的发生。检验人员务必保证在实验室这一环节无差错!

(2)检验人员应该克服困难,与临床医护充分沟通与协作,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标本采集的专业培训,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不合格标本,从而减少由于不合格标本而导致的假危急值!

总 结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检验前质量受到影响的风险在增加。实验室人员务必时刻保持警惕!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每个环节和岗位切实履行其职责是最基本的要求;而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更有利于防患于未然,更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这是我们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成守金,沙正霞.血清钾假性升高的常见原因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72.DOI:10.3969/j.issn.1009-6647.2007.02.230.

[2]郭会艳.影响血钾假性升高的常见因素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2):18-18.DOI:10.3969/j.issn.1671-7414.2005.02.034.

[3]肖志华.低钾血症患者发生医源性急性严重高钾血症1例[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1,28(6):78-79.DOI:10.3969/j.issn.1672-7185.2021.06.020.

[4]江小红.2例血钾假性升高及常见原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912-1912,1920.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3.14.081.)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REVIEW

重要通知

1

第二届『全国检验与临床(内分泌疾病)思维案例展示活动』

2

第二届『全国检验与临床(血液体液相关疾病)思维案例展示活动』

3

第二届『全国检验与临床(感染性疾病)思维案例展示活动』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