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伏魔圈有两个破绽,如果张三丰出手,百招以内可完美破阵 - 6080新视觉影院

金刚伏魔圈有两个破绽,如果张三丰出手,百招以内可完美破阵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4-17 21:48:20

原标题:金刚伏魔圈有两个破绽,如果张三丰出手,百招以内可完美破阵

前言

复仇与成长,是行走江湖的主题,在复仇中成长,因成长完成复仇,当两大任务通关后,就有了突破极限的基础,打开“大侠成长手册”来看:郭靖如此、杨过如此,张无忌也是如此。

如果大侠也分段位的话,高手只能算作初级形态,“无敌”属于中级阶段,真正到达顶点的是有突出贡献、并产生积极影响力的权威型人物,以大多数武林同道的反馈信息为依据,总结出一个恰当的“职称”,习惯上把这部分精英成为——宗师。

江湖,是个更新频率很快的职场,每个时间段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高手,但获得“宗师”头衔的只有几位“传奇人物”,比如:逍遥子、慕容龙城、黄裳、独孤求败、斗酒僧,“传说”的越久,后生晚辈就越会对其真实性产生质疑。

逍遥子

不过,《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就是为数不多的、健在的宗师,他以“活久见”的年龄、突出的实战能力,常年霸占“武林宗师热搜榜”头名的位置,从出道以来,近百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人能撼动其“宗师”的地位。

跟以前的“宗师”不一样,张三丰的成长是坎坷的,既不像郭靖能在特定时间点上有各类“导师”辅导,也不像杨过那样有可供参考的“复习资料”,十二三岁就因擅自学武被少林开除,除了日常学到的残缺版《九阳神功》和一套入门级的罗汉拳,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所谓“绝学”了。

对于张三丰的武学境界,外人是信服的,只有两个晚辈有过阶段性的怀疑。

张翠山

展开全文

第一位是武当七侠中的张翠山,在王盘山扬刀立威大会上,眼界不高的他错误地认为:恩师张三丰的武学举世所罕有,但和谢逊相较,恐怕也只能胜他半筹……

什么叫无知者无畏?张翠山的结论,最直接、最明显、也最搞笑!以他当时的武学修为来看,眼光、心胸、格局都太狭隘,他的雷人观点成功入选“武林笑话大全集”,就算是同行听到了,也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则笑话而已。

第二个怀疑张三丰的,是时任明教第三四代教主的张无忌。关于张无忌的武功,是金庸先生盖章确认的“第一高手”,作为张无忌的塑造者,金庸对他的喜爱溢于言表,在多种场合都对其赞誉有加,(他对张三丰的质疑会在后文中作为重点分析)。

张无忌

一.武功最高的男主角

金庸认为:张无忌集各家之长,应该比较全面,是武功最高的主角,与他本人性格最接近的是张无忌,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在塑造张无忌时,金庸一次性赋予了他7大神功:1.完整版《九阳神功》,2.境界最深的乾坤大挪移,3.少林龙爪手(复刻版),4.太极拳,5.太极剑法,6.七伤拳,7.圣火令武功,把他称为“武功最高的主角”倒也恰当。

不过,顶着“主角光环”的张无忌,在实战中的表现却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灭绝师太打伤属于“情有可原”,跟“风云三使”交手的狼狈则说明他缺乏应变,最让他吃瘪的,是三次硬闯金刚伏魔圈,都铩羽而归,在战后分析时,他也得出了类似于张翠山一样的奇葩观点:

倘若我太师父肯下山相助,和我二人联手,破这‘金刚伏魔圈’定可办到。但此举大伤少林、武当两派的和气,太师父未必肯允。再则太师父一百多岁的年纪,武学修为虽已炉火纯青,究竟年纪衰迈,若有失闪,如何是好?

张三丰

前面一半说得有道理,后面一半对张三丰的怀疑,基本可以说张无忌的修为还没达到巅峰,难怪他无法打破少林三渡组成的金刚伏魔圈了。

关于张三丰能不能攻破金刚伏魔圈,需要从敌、我两方进行对比,抛开“宗师”的名头,张三丰到底有没有能力独立破阵呢?

二.破除远程攻击的两大关键

让张三丰破阵前,先来还原一下三渡CP构成的金刚伏魔圈,主要特点是三位一体的远程攻击,三条黑色长索蕴含强大的内力,让对手无法近身,产生1+1+1>3的攻击效果。

三渡

金刚伏魔圈不仅攻击效果强,防御能力更是让对手头疼。当遇到内力水平足够高的对手时,三渡联手苦练三十年的“枯禅”才得以体现,“心意相通”的三位师兄弟,可以根据战局的变化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有效干扰,即便对手闯进阵中,也只能白白消耗内力!

三条黑索所组成的圈子已如铜墙铁壁相似,他数次冲击,均被挡回,已然无法脱身。原来三僧联手,有如一体……三僧坐这三十余年的枯禅,最大的功夫便是用在“心意相通”之上,一人动念,其余二人立即意会,此般心灵感应说来甚是玄妙……

看得出来,缩短攻击距离,破除“心意相通”,是破阵的两大关键,张无忌做不到,不是因为武力值不够,而是无法在有效时间内,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而张三丰则是最善于捕捉战机的行家。

三.佛道兼修的太极宗师

赵敏

根据赵敏突袭武当失败的战力来看,张三丰的内力绝不在张无忌之下,而且近百年的修炼使内力更为精纯,已达到了“入神坐照”、“返璞归真”的境界。三渡组成的金刚伏魔圈不会对张三丰的内力有实质性的消耗,一旦陷入持久战,对习惯了速战的三渡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其实张无忌在第三次闯阵时,也成功把三渡拖入持久战的漩涡中,可惜,“慢热型”的张无忌,短暂“入魔”,用上了“旁门左道”的圣火令武功,谢逊宣讲佛经,让三渡出现了瞬间的“短路”,这也成了破解金刚伏魔圈的一把钥匙:

张无忌乍逢劲敌,将这路武功中的精微处尽数发挥出来,心灵渐受感应,突然间哈哈哈仰天三笑,声音中竟充满了邪恶奸诈之意……张无忌边斗边听,自谢逊的诵经声一起,少林三僧长鞭上的威力也即收敛!

谢逊

原来佛经就是破除“心意相通”的方法,谢逊运内功念诵佛经都能扰乱三渡,何况是佛道兼修的张三丰?

熟悉张三丰的都知道,他可是正儿八的少林弟子(后被开除,自立门户),授业恩师觉远又是负责看守藏经阁的“图书管理员”,武功方面未必给过张三丰什么指导(九阳神功是纯内功),佛经倒是没少传授。

觉远

不担心内力不足的张三丰,可以自由切换各种佛经,什么《金刚经》、《波罗蜜经》、《楞伽经》、《阿含经》……总有一款适合三渡,只要他们有一刹那的“失神”,心意相通就出现了破绽,善于“以静制动”的太极宗师,就可以瞬间完成破阵操作,哪会像张无忌那般疲惫?

金刚伏魔圈确实“无解”,不是张无忌能力不够,而是缺少捕捉破绽、完成一击必杀的能力,如果张三丰破阵,百招之内,足够了!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