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郭敬明和李诚儒的battle,三傻王迅才是聪明人 - 6080新视觉影院

看过郭敬明和李诚儒的battle,三傻王迅才是聪明人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5-20 08:27:06

原标题:看过郭敬明和李诚儒的battle,三傻王迅才是聪明人

事情的一开始,是一场不关于王迅的唇枪舌战

刚出一集的《演员请就位》还没舒展剧情,就已经火爆娱乐圈,最大的看点是:爆点。

这次邀请的导演很有爆点,“金牌名导”和“新锐导演”的组合碰撞,这一把郭敬明碰到了前线,和老戏骨李诚儒的唇枪舌战,掀起了舆论风潮。

这次爆点的聚焦点是:年轻一代的教育未来和市场欢迎的尊重与否。简单来说,源于郭敬明一部翻拍剧《悲伤逆流成河》。

郭敬明的作品如他本人一样极具争议,青春疼痛小说的翻拍剧被李诚儒猛批“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其核心的点在于肤浅:年轻人有很多家国情怀可以看,偏偏独爱男女感情,这一代人起来后受到什么教育?

展开全文

这个命题抛出来后,作为辩论反方的郭敬明直面battle,其能言善辩的点在于尊重:你可以永远不喜欢,请允许它的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自己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

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场,从作品的演绎到对年轻一代未来教育的探讨,正因为老戏骨突然其来的刚,场面极其尴尬。

场上一台戏,场下一出戏。不来虚的,一上来就对刚,李诚儒的路子让沙溢接不住,本想抛给陈凯歌出言调和,却被郭敬明接过去直面battle,明明可以画上句号的梗偏偏不停的爆点,作为主持人的沙溢想必当时的心里也是“我太难了”,可是有谁注意到坐在一旁的王迅?

王迅的一句话让气氛活了起来:我很羡慕他们还能演青春戏,而我们过去只能演教导主任,包括你沙溢。

全场哄然大笑,这下就有意思了。

点睛之笔:王迅的情商,才是收尾的爆点

这场火药味浓烈的口舌之争,最终在王迅的妙语连珠中画上完美的句号。分解他的每一句话,你会发现暗有深意。

先来一段年轻演员和老牌演员的戏路未来,成功将辩论焦点拉回了原来的轨道,点亮了节目的内核:我们来谈谈演员。

那他究竟是怎样谈演员的?

我很羡慕你们,作为演员,有一天你的演技、你的能力、你的理解都到位了,可是你的人不到位了。

幽默的人会先来一段自嘲——不说别人就说我成不成:我很羡慕你们,我们这个年纪只能演教导主任,包括你沙溢。以年龄来说事,以中年危机来切入,顺便cue一下沙溢,这波操作打得出其不意。

再来聊一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年轻演员和老演员的区别”——作为演员,有一天你的演技、你的能力、你的理解都到位了,可是你的人不到位了,因为你演不了了。

这也许就是年轻的优势,有着老演员没法估量的未来,这也是所有演员最直面的问题:年纪越大,戏路越窄,未来可以选择的机会都没有了。

画风从高昂的bgm瞬间转向了温情风,这把温情牌打进了所有人的心坎里,演员的生存之道何其艰难。

接下来不能逃避问题而是直面问题——也许刚才那段戏在诚儒老师的眼里稍显稚美,但这正是他们的特质,你们很年轻有很多的不时尚但你们还有大把的机会,我们很羡慕你们。

将“年轻稚美”的劣势转攻为守,有时候劣势换成另一个角度来看反而成了优势。这波切题既肯定了阅历不足理解不透的诟病,也证明了年轻就是资本的宽广,让正反两方辩论手听的心服口服,心里舒坦。

“极限三傻”的王迅,聪明着呢。

细数他的十句话,有三句连我很羡慕你们”,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心酸?这也道出了他真正的心声。岁月易老,青春易逝,如果再年轻几年,未来还有更多重塑的空间、挑战不同的可能、主动出击的机会。

对于演员这个职业来说,机会没有了也许错过了一次出人头地的时机,要么一战成名,要么沉寂无声。

当年的他,不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么?

坎坷之路:小人物专业户,才是燃爆选择

还记得刚才所说的嘛,王迅告诉我们劣势有时候会有峰回路转时,这正是他的经验之谈。在演艺圈,要么靠颜,要么靠才,王迅只能被动的选择后者。

因为普通的外表,让他放在人群里也看不到。26岁出道的他,真正的爆红38岁才开始,因为颜值不够只能靠才华来凑,拜过艺术家沈伐为师,随过杨紫阳讲相声,可从来没红过,直到“四眼秘书”的出现。

这个出现在接地气的爆款剧《疯狂的石头》中小人物,让他成功闯进了所有人的视野,带着那句“别摸我”(BMW标志),终于有人看见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从此,长相平平的他找到了属于他的戏路:社会底层小人物。

作为演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戏路是何其幸运,有时候也是何其的不幸,因为它随时都可能斩断戏路的宽度,丧失更多的机会。

如果有可能,谁不愿意在青葱的芦苇边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可是他自身条件走不了青春的路,小人物定位一炮而红后,似乎少了很多的选择,这成了他心底的遗憾。

为什么说这成了他心里的遗憾?你看2006年出演黄渤的《外乡人》,第一次挑战父亲这个角色;2022年口碑炸裂的《大人物》,挑战踩低捧高的秘书,哪一个不是在挣扎着转型?其实,挣扎的背后是想证明自己。

这颗骚动无处安放的心,像极了被第一份工作定位后渴望转型的打击,明明觉得自己有能力可以胜任,却总要被是否有相关经验而打败。

这和老演员看转型,年轻演员看实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王迅不也是有一样的心理吗?不想被定义,证明自己还有多种可能。

可是,你渴望的难道就一定适合吗?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试想,要是王迅去演明道的霸道总裁,别说是不是有大长腿高海拔的标配,光是穿上那套衣,那画面相当辣眼睛。

也许他自己也知道了这一点,《一出好戏》的老潘荣获国外慕尼黑华语电影节的“中华文化传承者”的称号。《灵魂的救赎》里的老何获得荷兰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

正如陈凯歌所说,演员既然要去顺应市场也要忠于自己,两者可以融合

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人物得到市场的验证。王迅的业务能力确实杠杠的,也让他看到深耕小人物的未来。不管什么年纪,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羡慕小年轻,因为自己的爆红是在中年,错过了年轻时候想做的;羡慕小年轻,因为自己被圈进了小人物,没有更多机会演绎最渴望的。

残酷吗?残酷,所以他对小年轻是感同身受的,人到中年不得不直面人生,小年轻未来也会要面对残酷的事实。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