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长津湖》将上映,架空历史,要表达什么,想掩盖什么? - 6080新视觉影院

美国版《长津湖》将上映,架空历史,要表达什么,想掩盖什么?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6-15 22:48:06

由吴京、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长津湖》在国内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无数的中国人都为这些志愿军革命先烈所打动,充满敬意并为之鼓舞激励。之后,《长津湖》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发行上映,对外输出着中国对于这场战争和战役的理解。

面对这样带有明确中国价值观的主题电影,美国在2021年下半年迅速上马了针锋相对的电影项目《忠诚》。这部电影耗资9000万美元(约6亿元人民币),同样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名黑人士兵和一名白人士兵面对志愿军的围追堵截和狂轰乱炸,团结一致,逃出生天的故事。

《忠诚》由美国黑标传媒制作并出资,索尼负责北美发行,Netflix负责在亚洲(中国)发行版权,于近日发布了预告片视频,并定档今年10月28日。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到底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

01

在此之前,我们先看看这部电影故事发生年代的时代背景。

美国这两年上映了两部很优秀的故事片,一部是黑人银行家突破美国金融行业种族歧视与限制的《银行家》,另一部则是拿下奥斯卡的公路故事电影《绿皮书》。

《银行家》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由真实人物故事改编。那个年代,黑人不被允许进入白人银行,更没有资格经营银行。黑人银行家加勒特为了突破限制,选择和合伙人雇佣一名白人代持公司股份,但最终事情败露并被判入狱,还被没收掉了全部财产。

《绿皮书》的故事背景则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讲述的是知名黑人钢琴家需要去全国巡演,却被他雇佣的底层白人司机种族歧视,并在全国各地演出过程中被白人当作低等人种羞辱,最终与白人司机达成和解的故事。

还有一部正在国内上映的,由哈利波特的饰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主演的《天才计划》,讲的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南非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白人蒂姆·詹金与同伴被当作政治犯被捕入狱,他们精心策划逃狱,最终成功并依然致力于打破种族隔离政策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型人物正是蒂姆·詹金,也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蒂姆·詹金同一战线的战友,就包括在1994年4月成功当选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曼德拉。

当然,这类型的影片还有不少,但大致背景都表明至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仍长期存在着种族隔离与种族歧视。

但废除美国种族隔离的法案却在之前已经签署。

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任上逝世,副总统杜鲁门继任为美国总统。杜鲁门是一名白人种族至上主义者。他所在的家族曾严厉反对废除奴隶制度的总统林肯。他的祖父母还曾长期在密苏里州拥有奴隶。杜鲁门也长期接受白人至上的教育。

1911年,年仅27岁的杜鲁门在密苏里州国民警卫队担任下士,他给未来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认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一样好,只要他诚实体面,不是黑鬼或中国人”。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废除了美国种族隔离制度。

在担任美国总统不久后,杜鲁门面临了连任问题。他意识到,如果拿不到黑人选票,他就会输掉竞选。于是,他开始与黑人运动领袖沟通,尝试参与并支持一些黑人政治活动,以获得他们的选票支持。

1948年7月26日,杜鲁门签署了第9981号行政命令。他呼吁美国武装部队废除种族隔离,提高黑人士兵地位。

但对于杜鲁门这一决策,军方并不认可。

1949年初,杜鲁门直接要求军方的四个部门进行种族融合。陆军部长肯尼斯·罗亚尔明确表示反对。罗亚尔认为,军队不是社会进化的工具,结果他被杜鲁门逼得退役。

尽管如此,美国也用了六年时间才逐步废除军队种族隔离。1954年末,最后一支由全部黑人组成的工程营完成了种族融合改造。

但军队的改造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改造完成。

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他号召美国黑人与白人应该团结在一起,共同实现美国梦,但下场却是被激进美国白人枪杀。这次演讲的内容也曾进入中国学生的语文和英语课本。

而直到今天,美国仍存在广泛的、变相的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不仅针对黑人,也包括黄种人。

朝鲜战争(1950年6月-1953年7月)正是在美国军队种族隔离改造刚刚开始的时候打响的。

换句话说,朝鲜战争的年代,仍然是美国黑人给白人当垫背奴才的年代。

这就是美国电影《忠诚》所存在的真实背景。

02

聊完了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让我们看看这部电影在外宣时到底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根据《忠诚》官方发布的宣传片和相关资料,电影改编自2015年出版的一部纪实小说《忠诚:英雄主义、友谊、牺牲的史诗故事》。

杰西·布朗是一名来自密西西比黑人家庭的普通士兵,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对建功立业的需求,他成为了美国海军首位黑人飞行员。

1950年11月,杰西·布朗参与了朝鲜战场的长津湖战役。那场战役中,美国陆战一师面对十个志愿军机械化步兵师,陷入恐怖的包围圈并被疯狂地狂轰乱炸。

为了救援陆战一师,布朗所在海军部队奉命支援陆军,布朗也被安排执行这次任务。但令布朗没有想到的是,志愿军居然拥有铺天盖地的防空火力网,密密麻麻的远程火炮,以及数量众多的中国战机。

面对压力,布朗英勇作战,却仍然不幸被志愿军击落,陷入了志愿军的阵地。

哈德勒是一名来自英格兰家庭的白人富二代,他同样报名参军,并成为了布朗的战友。面对布朗被击落的事实,哈德勒心情悲愤,誓要将布朗从疯狂的志愿军阵地中救出。

被包围的布朗虽然有失落和害怕,但想到远在家乡的亲人,想到军人的使命与荣誉,想到还没有实现的愿望和未来,他决定拼尽一切也要逃出来。

为了救援自己的黑人兄弟,哈德勒心急如焚,却依然英勇冷静。他面对无数坦克、飞机、大炮的炮火威胁,想要和布朗一起逃出志愿军的围捕,回归祖国。

最后,布朗还是阵亡了,哈德勒回到了美国本土,并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还因此受到国家嘉奖(布朗到底有没有阵亡,恐怕只有等完整影片上映后才能看到)。

以上,就是能了解到的电影《忠诚》的大概剧情。

总结下,该片的中心思想就是美国为了世界的和平,战士们为了使命与荣耀被迫踏上万里征途,前往拯救朝鲜半岛的人民,没想到遇到邪恶疯狂,武装到牙齿的中国军队。为了和平,为了远在美国的家人,他们忠诚于国家、军队和人民,勇敢作战,至死不渝。

怎么样,是不是听着就很刺激,很有战争战场的画面感,颇有《拯救大兵瑞恩》或《深入敌后》的感觉?

不过,作为任何有朝鲜战争常识的中国人,恐怕都会边看边笑出声吧。

有看过预告片或小说的网友笑称:“志愿军有预告片里这家底的话,今天的朝鲜半岛上没有韩国;而日本现在属于“中据年代” ;李云龙的孙子正在指导澳洲土著进行立国之战;马斯克正在找吴京商量能不能把火星的独栋别墅安排他住一个晚上。”

布满天空的防空炮火,现代化的炮兵阵地,机械化武装的志愿军士兵,密密麻麻的空中战机支援,这就是在电影中,或是在美国人的长期策划与洗脑后中国军队在朝鲜的样子。

也因为面对这样的敌人,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队才会陷入下风,勉强同意和谈。

结合前面的时代背景来看,可以说《忠诚》全片从题材到素材,从人物到剧情,基本采用了架空历史的编剧方式。

03

在这个架空历史的电影当中,除了那些武器装备外,还有什么荒诞无稽的虚拟设定以及明显与事实不符的内容呢?

首先,在当时的实际历史背景下,美国军队最开始是拒绝种族融合的,尤其是在不久之后就爆发的战争情况下。

所以,《忠诚》用以歌颂黑白人融合战斗的基础设定是站不住脚的。

在当时的大多数白人眼里,哪怕是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的黑人士兵也只是拿枪的贱民而已。再说得难听点,黑人士兵绝大部分的作用除了当前方的肉人,就是后方的苦工。

整个电影故事以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大幅美化和歌颂黑人士兵和白人士兵之间的情感与精神认同,想构建一个共同的美国梦,毫无疑问是在用虚空的方式建立一种全新的历史观。

这就是最近几十年来,在美国乃至欧洲社会典型的政治正确倾向。在政治正确面前,所有不合理的设定都会被强行加入,并用于对全球范围内普通民众的洗脑。

除了在《忠诚》中将黑白种族融合外,全球知名的电影公司迪士尼还尝试用拉丁裔饰演白雪公主,黑人饰演灰姑娘来体现自己的政治倾向。

其次,黑人军队不仅战斗力堪忧,战斗意志也远不是电影所描述的以命相搏。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军队出现了唯一一支成建制向志愿军投降的部队,那就是由90%以上的黑人士兵组成的美军第25步兵师24团C连。

24团臭名昭著,曾参加19世纪对印第安人部队的绞杀,还号称是第一支攻进北京的八国联军军队。

不过,24团在后来变成了主要由黑人组成的炮灰团。黑人士兵们打仗冲锋有份,邀功领赏无门。所以,这支部队形成了鲜明的战斗特色——不打硬仗,随时开溜。

长津湖战役打响后,我志愿军39军向云山以南九洞地区的美军第25师发起进攻。24团被分割成三段,C连仓皇逃入九龙江边的一个树林中。

天亮后,我116师347团4连侦察员发现对面美军是黑人,且心神不宁、惊恐万分。指导员周凤鸣料定敌人已经动摇,于是派遣会英语的战士向C连喊话,让对方投降。

没多久,两个黑人士兵举着一面白旗走出来投降。4班班长董永刚走过去招呼,没想到忽然被打了冷枪,当场牺牲。同时,C连还安排兵力逼近志愿军左翼,企图攻占高地。所幸,我军英勇击退敌人,并将对方包围。

之后,志愿军战士继续喊话,并强调在我军的俘虏政策中,黑人白人为同等待遇,不会受到歧视,让他们不要再当白人炮灰了。

不久之后,一个黑人士兵举着画着投降小人的白纸出来投降。志愿军后来才知道,之前策划诈降的是C连的白人军官,已经被他们“内部枪决”。

这也是志愿军唯一一次俘虏整个美军连队。

也因为这次战斗,美军为了避免黑人部队再次成建制投降,于是同意了杜鲁门的种族融合政策,并取消了24团番号,将其所属士兵与白人组合。

而这支黑人部队进入战俘营后,居然被我军思想改造,和我军战士的相处可以说是其乐融融。

第三,《忠诚》虚构的战争场景让其剧情自相矛盾。在预告片中,布朗和哈德勒的战斗机能在志愿军阵地上和我短兵相接,甚至紧贴在湖面上战斗,这是只有在空战中占据绝对上风才会进行的骚操作。

在电影《长津湖》《金刚川》《我和我的父辈》中,美军和日军战机都采用过这种低空俯冲射击的攻击方式。因此,这种战斗方式和我志愿军强大的空军设定明显不符。美国空军在朝鲜战争前期面对几乎为零的防空火力,出任务被击落的几率几乎可以忽略。

有网友表示,密布的高射炮所在环境很明显是江河两岸而非湖泊,因此可以判断为鸭绿江上空。而莱特岛号航母在1950年11月多次出动战机攻击了鸭绿江南岸新义州的地面目标:。所以,大家对志愿军防空火力密度存在误读。

但这种解释会出现两个BUG:一是中国在未参战前跨边境直接向美军开火,相当于直接向美军开战,这完全违背了中国当时的国际政治军事环境与外交策略;二是即便主动开火,我军也还不具备在朝鲜布置如此密集炮火的能力。

该网友猜测,那有没有可能是北朝鲜自己的防空阵地呢?

显然也不合理。因为北朝鲜如果有这么强大的火力,却布置在中朝边境而不是朝韩边境,那不是脑子有病吗?

那美国空军有没有黑人飞行员呢?从各种资料来看,确实是有的,只不过在长津湖战役期间,并不是《忠诚》所描述的黑白种族融合的战斗组合方式。

这些黑人士兵在美国军中也不会得到尊重,甚至饱受歧视,他们的战斗意志普遍薄弱,更谈不上所谓的美国梦。

同样的,不管是北朝鲜还是中国,也远匹配不上如此凶猛的火力配置与后勤补给。

直到现在,还有人宣扬志愿军15万人没有全部吃下美军陆战一师,靠的是人海战术。如果按照美国人的拍法,中国到底是不是靠人海战术呢?

根据相关资料,美国远东空军第五航空联队347联队、海军陆战队第33航空大队、第七舰队均参与了作战,海空军兵力达92000人之多,其中,第七舰队七艘航母共搭载了500架F-4U和F-9F舰载机参战,第五航空联队在东线战场投入战机约500架。在长津湖战役期间,美军每天出动轰炸志愿军阵地与战士的战机多达3000架次,直接导致中国军队到现在仍然患有火力不足恐惧症。

这部分美国人不知道是算人,还是算什么其它东西?

在这场美军被推回三八线和谈的战争中,美国人如此强化中国与北朝鲜的军事装备,美化自己的种族融合状态,到底想表达什么,想掩盖什么,想赞扬什么,又打了谁的脸呢?

当然,不管怎么说,正如《忠诚》预告片里的字幕,美国一直在“MADE HISTORY”。

参考资料:

1、约瑟夫·古尔登,《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2、IMANNUEL晓宇,《朝鲜战争中向志愿军投降的美国黑人连》

3、以史为鉴,《成建制投降志愿军的美国黑人连:被同僚挖苦,战场多次开溜!》

4、HMS Javelin,《如何评价长津湖战争电影?》

最新资讯